答案 (18-Jun-2006)

說到人與人之間的個性教育,亞洲社會很注重謙虛和禮讓。但好像很少教導學生們如何去公開地展示自己的優點和長處,及與別人相比時突顯自己的特色。因此當你問一個想去比賽的學生他的原因時,如果他的答案是“去拿個冠軍”,他一定會被認為狂妄自大,目中無人。所以通常的答案都會是“去拿一點經驗”。

就是我上面那句問題的答案不符合我老師的意思,我在美國求學的第一年,都沒法去嘗試任何的音樂比賽。當我拿著比賽的報名表,去請我那位猶太俄裔的老師簽名時,他就問“你為什麼想去比這個賽?你覺得你會得到什麼名次?”我當然是很謙卑地表示自己見得世面太少,希望去開開眼界,拿點經驗…….話未講完,報名表已被撕成碎片,所得到的答案是“你在各方面都還沒準備好!”

過了一陣子,我又拿了一張比賽的報名表,這次我覺得我聰明了,我的答案是“我應該至少會得個名次!”報名表又被撕成碎片。又過了一陣子,這次我挺起胸膛地說“至少入三甲,更有望第二名,說不定還會碰個第一名!”結果,下場又是一樣。

快一年了,我又遞給他一張比賽的報名表,這次我很冷峻及灑脫地只說了一句話“請幫這個比賽的冠軍簽個名吧!”他才語重心長的表示,如果我沒有把我的目標定到最高,連說出來的勇氣都沒有,如何能出去與全球的參賽者競爭呢?當我有最高的目標,在準備時的付出、對自己的要求、對音樂的理解,以及個人的心智和氣質,都會和平常不一樣,並且能發揮到最高的水準。

結果那個比賽我連三甲都沒入。但叫自己冠軍的那句話之後又說過很多次,每次感覺真的很過癮!


梁建楓
香港管弦樂團第一副團長


Name:
Email:
Comment: